深读河源|河源源城60处人大代表联络站这样架起全过程人民民主连心桥

地摊创业故事 54℃
人大代表在接访群众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反映路灯未安装给出行带来不便,收集群众意见反馈后推动有关部门落实解决;群众建议由政府部门划定“地摊经济”区域推动“夜经济”,辖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反馈意见、落地落实群众的建议……一次次与群众面对面深入接访,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办理落实,河源市源城区的60处人大代表联络站是通过哪些具体有效的方式,让群众之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近年来,源城区人大常委会大力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按照“七有”标准(有场地、有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有经费、有档案),积极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三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及运行,使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履职平台接待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从而形成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有力推动了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联络站多领域全覆盖人大代表在人民身边源城区是河源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唯一市辖区,下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6个社区,28个村委会,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68万人。作为城市的中心城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仅要服务好人民群众,更要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及时解决群众难题。今年初,源城区工商联(总商会)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成立,联络站吸收市、区两级共24名人大代表进驻,通过集合人大代表的力量,集民企智、解民企忧,有效地把民意集中起来、反映上来,瞄准一批关系民企切身利益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调研,突破瓶颈,推动解决,确保民企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是解决企业、服务企业层面的联络站。而早在2022年,源城区东埔街道人大代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工作室正式成立,该工作室吸引社会多名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成员,除了宣传政策法规,还为源城区社会心理事业发展的研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定期组织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家团队,结合专题重要节日,采用“请进来、沉下去”,为有心理需要的重点群体提供公益心理科普与心理援助。这是在服务特殊行业、特殊群体层面的联络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听民意汇民情聚民智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源城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创新,打破地域界限,发挥代表所长,探索行业性代表联络站建设,建立起1个区人大代表之家、7个镇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28个村人大代表联络站、18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2个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区工业园和区工商联)、4个代表个人专业工作室(“法制财经”“社会心理服务”“眼健康服务”和“乡村助农服务”专业工作室)。目前,源城区的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共387名全部驻点到所在选区就近的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实现了代表活动“三化”开展。值得一提的是,2个“跨地域”的行业代表联络站——区工商联人大代表联络站、区工业园人大代表联络站,形成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的“条状”行业型阵地,成立后更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对服务和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发展形势下中小企业生存面临着诸多挑战,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其突破发展瓶颈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带着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源城区工商业联合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多名驻站代表,多次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走访,全面详细了解各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之后,人大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收集来的问题清单逐一剖析,“对症下药”地提出了“探索制定河源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抓实抓好司法公正与效率”“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等建议。建议提出后,在河源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监督下,河源市发改局等承办单位立刻成立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在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后对照建议逐项落实。记者观察到,在这60处人大代表联络站之中,既有来自政党、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代表,也有来自农村和社区的代表,这其中不乏有律师代表、企业代表、科研领域代表,他们均根据各自从业领域的优势入驻到相应的联络站,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部门的“联络人”,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密切代表和群众联系民意民智获充分表达今年10月中旬,源城区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相关代表到埔前镇双头村、南陂村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接访了当地群众,当地群众分别就乡村振兴、履职渠道、道路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双头村的群众提出“当地村道路路灯未安装需要进一步解决方便群众生活生产”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新增22盏路灯,这一诉求十分强烈。而在南陂村,广栈小组、立新小组等7个村小组提出该村存在道路硬底化未完善的问题,需硬底化建设总长度1.2公里。为加快解决双头村、南陂村群众提出的难题,源城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积极组织各代表、选民参与民生项目建设,主动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全程跟踪监督项目实施,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解决方案提出并实施后,埔前镇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视察、定期询问等方式,对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积极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双头村村道路灯完善问题,在该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议推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8个村小组的村道路段新增路灯22盏,辐射提升周边其他村小组路段亮度,并对主村道约15盏路灯进行集中修理,极大地解决了群众夜晚出行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南陂村群众提出的道路硬底化建设问题,埔前镇有关负责人积极沟通对接、完善道路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申报省级乡村补短板工程项目、2024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11月中旬,源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一通省外电话,电话另一头,某地一人大代表来电联系,称当地人大代表组团要到源城区东埔街道调研学习“地摊经济”做法。这名工作人员回忆称,如不是对方单位的来访函,自己或许不信此事。有人前来东埔街道调研“地摊经济”的做法这并非偶然。今年来,东埔人大代表团代表在开展代表活动时了解到,不少群众有意愿通过摆地摊获得就业机会增加收入的需求。该代表团代表与居民群众、社区干部进行了充分沟通,到相关用地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新活力的建议》提交给源城区东埔街道党工委。东埔街道党工委经开会研究后采纳建议,结合街道辖区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布局,坚持精确管理与温情服务相结合,迅速组织实施发展夜间经济,积极打造红星东路临时摆卖疏导点、新地夜间经济街区美食夜市,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的“地摊经济”管理和发展新路径,使群众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增添了烟火气。有了镇级、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定期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不仅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把民意、民声、民智充分融入基层治理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这实际上是源城区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源城区通过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把代表“触角”延伸到基层,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各级人大代表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点对点联系,深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及时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近3年来,该区利用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开展代表小组调研59次、视察45次、接访群众2447人次,收集建议919条,移交部门办结828条,办结率超过90%,有效推动了一批民生微实事的落实。文 | 记者 吴奕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