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市里提供就业服务 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重庆启动夜市就业服务行动

地摊创业故事 59℃
▲9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职业指导师为有需求的求职者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首席记者 龙帆 摄9月27日晚上,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商务委、共青团重庆市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在大学城熙街广场联合举办夜市就业服务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活动。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行动主要面向有就业需求的青年群体、4050人员、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旨在通过畅通对接渠道,整合人社服务要素助推夜市经济提质发展,持续扩大就业容量,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逛夜市可以找工作在高新区主会场,60家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方便求职者选择适合的岗位投递简历,并进行面对面沟通。“比较轻松愉快找到工作,真不错。”现场求职的谢霞飞是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表示目前已经有两个意向就业单位,但都不是特别满意,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找到待遇更高、更有发展空间的优质岗位。▲9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夜市招聘会”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首席记者 龙帆 摄据了解,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活动还特别设置“职业指导专区” “创业指导专区” “政策咨询专区” “职业培训专区”,邀请职业指导专家到现场,为有需求的求职者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提升其求职能力,并提供后续帮扶;开展就业创业有关政策宣介,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开展培训政策和新职业工种介绍,并搜集毕业生培训意愿,推荐培训项目,便于对接落实后续培训服务。“我也想来摆夜摊,需要什么条件?没做过,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做不好。”河南大学毕业生刘雨兴正在政策专区咨询了解。“其实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只要你想来,剩下的我们来对接。”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中心龚敬说耐心解答说,“我们还可以帮您报名参加免费的创业培训,并提供持续的创业导师对接指导,让您顺利实现创业。”活动现场,市商务委还发布了重庆市就业创业夜市地图,主城区15个人气夜市的名称、地址、摊位数、吸纳就业人数一应俱全。经综合评定,YOWE有为夜集、大学城熙街夜市、IRIS·彩虹集市、万象汇湖畔星空集市、民心佳园夜市等5个夜市被评为首批就业创业示范夜市,活动现场,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共青团重庆市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5个夜市现场授牌。接下来,市级相关部门将统筹政策资源,对成效突出的示范夜市给予重点支持。夜市经济点燃年轻人的“创业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夜市创业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不错选择。“我们同学之间,都觉得夜市经济是很好的创业机会。”凌鑫宇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他一直有个创业的梦想。高新区得知他的夜市创业想法后立即对接,为其协调夜市摊位,并对接销售资源,目前已成功入驻“青创夜市”经营销售积木等文创产品,月营业额10000元左右。21岁的罗志强是广西大学2023年应届毕业生,偶然的机会来到重庆,与朋友合伙开办了重庆奇创汇盟实业有限公司,主营鸡腿、鸭腿、烤鸡和肉肠等品类加工销售,先后在巴南区夜市商圈开设多个烧烤摊位。▲9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企业“摆地摊”亮岗位,求职者“逛夜市”找工作。首席记者 龙帆 摄由于口味独特,烧烤供不应求,罗志强有扩大经营的想法,但苦于缺少人手、资源,想法迟迟无法兑现。了解到该情况后,巴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动与其服务对接,委托创业导师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评估策划和跟踪指导,开展创业开业指导和灵活就业服务。“目前,我们自营及加盟授权摊位总计34个,带动就业40余人,平均每个摊位月收入超万元。”罗志强说。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203个,促进自主创业1.6万人,吸纳和带动就业5.8万人。其中,夜市110个,促进自主创业6728人,带动灵活就业1.8万人。以政策支持夜市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运营启动仪式除了在高新区大学城熙街广场设置主会场,还在江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同步举办分会场活动。作为本次夜市招聘活动的分会场之一,南岸区人力社保局特意把地址选在拥有“重庆外滩”美誉的南滨路。来自南岸区各行各业的60家企业参展,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制造、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共提供岗位2537个。▲9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熙街广场,企业“摆地摊”亮岗位,求职者“逛夜市”找工作。首席记者 龙帆 摄记者从现场参会的市民了解到,大家对此次招聘会都怀有好奇。“我就住在附近,毕业两年了,之前的工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希望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广告设计相关工作。”何佳住在南滨路附近,她说,白天没有时间,夜市招聘会刚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能在放松之余给自己的职业之路做进一步的打算。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围绕3个方面,继续推动夜市就业服务和夜经济发展。具体来讲,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以政策支持夜市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运营。对符合条件夜市和夜市创业人员给予担保贷款、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支持。打造一条精准帮扶链,建立主动服务对接机制,开展上门式、入户式的服务对接,推动新建夜市招租信息及时精准对接、零工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及时有效缓解重点群体创业过程中缺资金、缺技术、缺场地等难题。最后,推动一批典型示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