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父亲看摊的“00后”少年:想走父亲的路,开着流动车去草原上摆摊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李守【帮父亲看摊的00年少年】“甘蔗随便称,绝对够秤。”在永城市G311和G343交岔路口附近一个卖甘蔗、葡萄干、核桃等货品的小伙,对前来买甘蔗的顾客这样回复。大年初六,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是很多人返程的日子,道路上的车流也比平常多了不少。也有人陆续停下车来,到小伙的摊位购买货品,碰到有人买甘蔗,小伙还要削皮、打包。不过,他削皮的手法却称不上熟练。小伙名叫朱懂礼,2000年人,家在永城本地,因父亲当天有事,所以临时帮父亲看摊。甘蔗是从批发市场购买的,而葡萄干等干货则是父亲从新疆拉过来的,父亲常年在内蒙古摆摊做一些小生意,今年春节期间也想在家乡卖卖货。朱懂礼告诉我,今年是家里第一次售卖甘蔗,甘蔗是以1.8元/斤的价格进的,要是在年前进货,进价更便宜,1.4元/斤,现在摆摊一斤卖2.5元,每斤甘蔗能挣0.7元。“不停地削四五根,手都抬不起来。”小伙回忆起大年初二那天第一次帮父亲看摊、削甘蔗时的情况。我观察到朱懂礼的手上还留有削甘蔗磨的泡。【草原上的日子】朱懂礼说,从过去蹬三轮卖菜,到现在在北方地区流动摆摊,父亲一辈子都在干小生意,从没给别人打过工。过去上学时,朱懂礼也会在暑假期间跟着父母在草原上摆摊卖小百货。在朱懂礼的印象里,草原和荒漠上的生活环境是相对恶劣的,冬天的时候气温能下降到零下几十度,到了紫外线强的夏天,如果皮肤裸露在外面,一两天的时间就能让人褪一层皮。而朱懂礼的父亲从2011年左右就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吃住就在车上。摆摊的地点就是当地的集市所在地,朱懂礼的父亲还整理一个小本本,记下了各个地方的集市日期。多年来,朱懂礼的父亲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摆摊前一天去占位置,晚上就直接睡在车上。朱懂礼说,2014年左右,父母做流动摆摊卖2元小商品,一天的营业额最高时达到了1万4千多,当年在永城市的老城区买了房,又买了一辆小轿车。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如今朱懂礼的父亲改卖葡萄干等干货了。朱懂礼说,因为条件艰苦,父亲并不愿意自己也从事这个工作。不过,在他看来,年轻人就要多吃苦。朱懂礼说,剩下没出售的甘蔗后面会考虑便宜出售,自己跟着父亲再出去闯荡几年,可以的话自己单独开辆车摆摊,先存几年钱,等有了一定积累,再出来创业,做一些轻松的生意。(编辑 熊子文 李英旋)

本文原作者为,原文网址为https://www.toutiao.com/a7061564339299402251/,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

THE END
帮父亲看摊的“00后”少年:想走父亲的路,开着流动车去草原上摆摊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