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告别街头“打游击”,拱宸桥头这个糖葫芦糖画摊位,背后故事好暖
终于告别街头“打游击”,拱宸桥头这个糖葫芦糖画摊位,背后故事好暖
3月5日,阳光在线,杭州大运河游人如织。
临近中午,家住杭小区的谭阿姨带着新做的冰糖葫芦和来到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天洋D32商业街区的摊位前,插上自己做的冰糖葫芦和,等着客人光顾。
展位采用仿古风格装修,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风格相协调。摊位上有一块印着卖价收钱二维码的板子。
一对情侣路过,女孩想要冰糖葫芦。
“多少弦?”问那个年轻人。
“八块钱。”谭阿姨回答。
女生拿了一束,小伙子扫码走了。
“有了摊位,就免费了,终于可以安心卖了。”谭阿姨开心地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免费?没错,谭阿姨的摊位和边上的不一样。是拱墅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拱宸桥中队、桥西社区、天洋D32商场沟通后,为谭阿姨夫妇决定的。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
想靠手艺贴补家用
此前,谭阿姨和老伴是城管执法人员的“老熟人”,两人经常在陈宫大桥与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
说到这,谭阿姨也挺无奈的。
63岁的谭阿姨是湖南人,以前在老家种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都来到了杭州。因为有了孙子,他们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
天气不可预测。65岁的老伴早年身体有状况,下肢不能动。她通常不得不坐着轮椅出门。“家里开销全靠他们(儿女),他看病还得花钱。”谭阿姨说。老婆不认命,想找点事做养家。
因为老一辈人有制作糖葫芦和唐华的传统工艺,所以老人们从小自然就学会了制作糖葫芦和唐华的技艺。于是,两人在家里做了冰糖葫芦和唐华,带到陈宫桥去卖。
"那个地区游客很多,生意很好。"谭阿姨说。起初,他们不知道不能随意在街上卖冰糖葫芦。被城管执法人员巡逻时才知道这是不允许的。
街头“游击队”
不是长久之计。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十三条“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拱宸桥中队的执法人员每次碰到老人,都会给老人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劝其不要从事无照经营活动。“但经过多次劝说,效果并不显著。”拱宸桥中队中队长盛辉说,“我们发现的时候劝过一次,但是老人说‘附近的店铺都可以卖,我也可以’,但是别人都是持证经营的。”
老人激动地说着话,脸就红了,还伴有抽搐。惠见此,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努力安抚老人的情绪,想知道老人如此固执的原因。
这个问题,谭阿姨走出了自己家的情况。“我们知道糖葫芦是不允许随便卖的,但是我们劝不动他,怕他激动起来又生病……”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盛辉联系了温岚社区,进一步了解谭阿姨的家庭情况。“我们去了他们家。一家五口住在70平米的房子里。家里陈设简单,只有一些生活必需品。”
怎样才能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帮助老人?“老人想在繁华的陈宫桥头做生意。我们认为应该联系夏乔西社区,看看是否有合适的摊位。”盛辉告诉《每小时新闻》记者。
古董摊位
在多方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
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桥西社区终于在天阳D32商业街区为谭阿姨夫妇找到了固定摊位。因为家庭原因,这个摊位是商场免费提供的。
得知这个好消息后,谭阿姨夫妇非常高兴,让孩子们帮忙精心设计和装饰摊位。这位不能说太多话的老人还制作了一面感谢锦旗,送到了陈宫大桥中队。
老婆身体不好,这段时间回老家了,摆摊的事就落到谭阿姨一个人身上。周末,她会在家吃完糖葫芦和唐华就出来。
“周末出来玩的人应该挺多的,所以我特意做了点冰糖葫芦。”谭阿姨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做唐华时间比较长,八九个小时,糖葫芦大概三个小时。这些事我都是早上做的,所以出门就耽误了。”
晚上,摊位上还有6串糖葫芦。“我做的冰糖葫芦不放过夜市。如果以后卖不出去,我就扔了。时间长了,吃了对身体不好。”
“在这里,我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我能做点什么,感觉很幸福。”谭阿姨笑着说。
谭阿姨说,糖葫芦一卖完,她就回家。如果你想参观桥西历史街区,你可以去阿姨的摊位和她聊聊天。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艳通讯员王柯
本文原作者为,原文网址为https://www.toutiao.com/a7071870777875923464/,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