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的一天(摆摊那天好)

摆摊的一天(摆摊那天好)

洪洪

初中的时候,我被迫辍学。工作之后,我特别喜欢看书。每当看到新华书店出新书,我都要咬牙买几本。虽然我妈当时对我买书不满意,但我还是坚持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买书。我妈看到我花很多钱买书,就很生气,总是不满地说:“你家里那么多书干什么?吃不上喝不下,就用这些钱给家里买点油盐。”我家兄弟姐妹很多,父母都在同一家企业上班。企业不景气,全家生活艰难。好在父亲比较开放,总是说:“老二喜欢读书是好事。随他去吧。”

那时候我的房子很小,只能挤在阁楼的一个隔间里。除了一张单人床,我唯一的资产就是书。

1996年企业改制,工厂动员我们自己想办法。我想如果我用我唯一的资产去摆一个书摊,也许能解决生存问题。朋友们都很支持我的想法,纷纷拿出自己的闲书来“支持”我。于是,我央求父亲找个木匠做个装书的推车。那天,我一大早就把书摊推了出去。但是,读书的人不多。他们可能读过所有这些书。的确,我的大部分书都是“主食”。下午,我没有赚到1元钱。我有点心灰意冷,就关了摊回家了。

第一天,我没有从书摊上赚到钱。我的父母没有责备我,而是笑着安慰我。妈妈说:“没想到你平时攒的书,关键时候还管用。如果你一直把它们放下,你就不用担心家里的油盐钱了。”妈妈的话让我感觉很舒服。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把书摊放在了一个小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北门十字路口。这里不仅人多,而且离县城中学也很近。果然,当天中午放学后,很多中学生围了上来,争相租书看,一下子租出去十几本。从那以后,我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除了中学老师和学生借书,也有很多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人员借书。那时候,借书很便宜。除了支付相当于书价的押金外,租金是每天2美分。如果你一天能租出去10本书,2块钱就能赚到钱。如果生意好,工资比在企业工作高。

后来我姐夫的一个朋友,在邮局工作,从里面拿了很多过期的杂志,让我打折卖。很多都是当时流行的文学刊物,比如《人民文学》《收获》。许多中学老师喜欢读它们,因为它们打折出售,所以卖出了许多本。我问他过期杂志的价格,但他没有隐瞒。他还告诉我哪里可以批发过期杂志。于是,我先去他家拿了几本过期的杂志,然后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流行的书出租。就这样,我把书租出去卖了,然后把租不到的书打折卖掉,给新买的书贴上不同租价的标签。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生意变好了。

除了解决了当时的生存问题,最大的收获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看书。闲暇时,我在书摊上看我想看的书。那时候除了看名著,几乎每一期的通俗文学刊物都要看,还不停地做读书笔记,日积月累。我在摆书摊的时候其实写了几个大的读书笔记,对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摆书摊很辛苦,但我乐在其中。后来我离开了一个小镇到北京谋生,我用一支秃笔坚持在北京生存。我想,如果没有在家乡“练书摊”的经历,我也不会有今天。

本文原作者为,原文网址为https://www.toutiao.com/a7076212808580497950/,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

THE END
摆摊的一天(摆摊那天好)
摆摊的一天(摆摊那天好)洪鸿我上初中时被迫辍学,上班后特别喜欢看书,只要看到新华书店来了新书,都要咬牙买上几本。尽管母亲那时对我买书很不满意,我还是坚持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书。母亲看到我买书大手大脚地花钱,她就来气儿,总是不满地说:“买那么多书放在家里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