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直播卖货 别让恶性竞争毁了本地优势产品名声

田野新语|直播卖货 别让恶性竞争毁了本地优势产品名声到一个县采访。这个县水多,水多便鱼虾多,逮鱼虾需要渔网,当地人有手工织渔网的传统。以前人们用网打鱼,是为了自家人吃,或是想换点钱称盐打油钱。现在用网打鱼,成了一些人的运动爱好;还有些搞健身的,在陆地上撒网,既手感好又锻炼了身体。这个县手工织成的旋网,因代代传承,质量很好,一条网用上三五年,都坏不了。有需要便有市场,手工织旋网,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妇女、老人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织网,一天挣个三五十元钱。网上直播卖旋网应运而生,一些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从周边村收购来旋网,靠一部手机,在网上边说边卖,收入不错。更多的是织网的农村妇女加入到直播卖网的行列,她们边织网连在网上叫卖,背景是正在织着的和已经织好的渔网,还有在身边跑来跑去的孩子,看着就让人感觉真实。在网上直播卖旋网的多了,谁都想多卖掉些旋网,便有了竞争。在采访中,几个在网上直播卖旋网多年的人都说到一个问题:有竞争是好事,可恶性竞争,会毁了当地手工旋网的名声。为了多卖旋网,不断有人压低价格。压到最后,连成本都保不住了,就从网线上打主意,从最优质的网线,换到一般网线,再换成质量不太过关的。成本下来了,低价卖出去也能挣钱,不太懂行的客户以低价买到旋网,觉得赚了便宜。“可这种旋网,不经用不说,还不上鱼(逮鱼效果差)。”一位在网上直播卖旋网的人说。“再这样下去,我们这里的手工旋网名声就臭了。”被采访到的网上直播卖旋网的人都有这样的忧心。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一地。近几年,记者在采访优势农产品、传统手工产品的生产、销售时,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这样的忧叹之声。一个地方的优势农产口、优秀传统手工产品,因品质好,在市场上多有美誉度。在网上叫卖这些名声在外的产品,总比卖些无品无牌的东西更有买家,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上直播销售这些产品的队伍中。但恶性竞争,对于生产者、销售者、购买者,从长远看,都是不利的。上边提到的手工旋网,刚开始有人搞直播带货时,一条网能挣二三百元钱。利润高,直播带货的人为了回头客,会很在意质量,从而在从农村收购旋网时,质量优先。客户买到了优质渔网,打鱼多还能多用几年。而这个县的手工旋网,也因过硬的质量,名声大起。现在搞直播带货的人多了,有的在网上吆喝一天,才卖掉一两条网。为了多卖网,有人便压价,一条挣个百十元钱也卖。最后的结果是,在恶性竞争下,价格是压低了,质量却下来了,当地手工旋网在市场上的名声也大不如从前。本地有优势产品,直播带货直观,可以更有效地展示产品的性能、品质,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大于扶持。在扶持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参加直播带货销售本地优势产品的人和企业,应有保护、提升本地优势产品的意识,把竞争控制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这样更有利于做大做强当地优势产业,让更多的农民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孙成民

THE END
田野新语|直播卖货 别让恶性竞争毁了本地优势产品名声
田野新语|直播卖货 别让恶性竞争毁了本地优势产品名声到一个县采访。这个县水多,水多便鱼虾多,逮鱼虾需要渔网,当地人有手工织渔网的传统。以前人们用网打鱼,是为了自家人吃,或是想换点钱称盐打油钱。现在用网打鱼,成了一些人的运动爱好;还有些搞健身的,在陆地上撒网,既手感好又锻炼了身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