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的力量(上)|摆摊群三天满员 摊主坦言摆摊≠摆烂

地摊创业故事 48℃

风口财经记者 牛晓芳

  “想去摆摊,有没有人一起?”在小红书上随手发出一篇笔记后,果子发现自己的微信好友申请“爆了”,三四天后,名为“青岛摆摊小队”的群聊人数已满,几天后,“2群”人数也超过200人。

  在“95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女生摆摊还清百万负债”等热议话题背后,在这个格外热闹的春天,年轻人正将摆摊这件事从调侃变成了付诸行动的新流行。

  在城市大大小小的市集、夜市上,在热门商圈、社区里,出现了一批光鲜亮丽的摊位。精心设计的趣味文案,奶油色“ins风”的精致装饰,讲究的选品与包装……年轻人的加入让摆摊这个古老的营生焕发生机,也令人心生疑虑:摆摊是怎么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的?

青岛中山路上的上街里市集

“28岁国企裸辞,我对摆摊上头了”

  20天前,28岁的小羊还是一家国企的本分员工,过着朝九晚五稳定且不出格的人生,如今,她带着自己手工制作的扭扭棒花束,坐在大约一米宽的小小摊位后,看人来人往,落日归海,表面平静实则心潮澎湃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冒险故事。

  “毕业后就一直工作,从来没休息过,工作枯燥乏味,身心俱疲,想停下来换种生活方式。”今年2月,拿着固定工资,深感晋升机会渺茫的小羊终于下定辞职的决心。“辞职干什么呢?先去摆摊试试吧。”

  说起对摆摊的心动,小红书功不可没。在这个年轻人密度极高的社交平台,从摆摊攻略到摆摊禁忌,从摆摊日记到摆摊Vlog,甚至颇成体系的“摊位陈列美学”,应有尽有。

  喜欢做手工的小羊选择了入门简单又好卖的扭扭棒花束作为自己的试水产品。“网上很多教程,跟着视频做一遍就能成功,多重复几次就记住了。”完成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小羊从1688电商批发平台购买了2000多元的扭扭棒、胶水等原材料,又花费约300元购置了小推车、装饰灯、支架等物品,离职整一周后,小羊在青岛上街里市集顺利上岗。

  早上十点出摊,晚上八、九点收摊,没客人的时候放空做手工,回家后继续为第二天备货。告别朝九晚五,小羊迎来了朝十晚十二。由于报名时间晚,小羊没能在市集选到最好的位置,但依然能保证日均四五百元的营业额。“加上30-50元/天的摊位费,以及前期投入,出摊十一二天就已经回本了。”

  “其实我做好了不回本的心理建设,没想到比想象中顺利。很上头,很开心,虽然累,但很放松,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在一个刚收摊的深夜,小羊兴致盎然地总结自己刚刚开展的摆摊生活。

人少的时候,小羊在摊位上低头做手工(右)

“摆摊两天赚80,至少能发个Vlog”

  在年轻人的摆摊叙事里,如小羊一样“辛苦付出、赚着小钱”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吊诡的是,小羊口中的“甘之如饴、乐此不疲”却并非个例。

  半个月前,从事营销工作的小芮利用周末时间,“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背上彩色的蝴蝶翅膀气球,盯着来来往往的学龄前儿童,站在路边羞涩等待着自己的摆摊第一单。如果说摆地摊是成本最低的经营方式,那么气球就是地摊中的经济适用款。在1688上,80元就能买50个气球胚,小芮用去年“露营热”时购置的电动打气筒为它们充好气,系在一根自拍杆上,找一个地摊密集处,一个简易摊位就开张了。

  花费周末的两天时间,来回驱车22公里,外出共计6小时,卖出8个气球,进账80元,正好回本。尽管收益与网上传言的“两小时挣500元”相去甚远,但小芮的摆摊热情依然没有被扑灭。“一开始确实想挣钱,后来安慰自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体验生活,心态就好很多。”

  这次摆摊体验就像以往的露营一样,被小芮用视频记录下来,精心剪辑成Vlog发布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至少我有了这个经历,可以当作剪视频的素材。”

  在新时代背景下,没有紧迫经济压力的90后,为裹挟泥土与风雨的地摊经济赋予了轻盈感。摆摊的目的是赚点小钱,表达自我,娱乐交友,放松疗愈,丰富生活体验,就算不赚钱,“亏又亏不了多少”。

  在果子的“青岛摆摊小队”里,这些年轻的创业储备军们风轻云淡地分享着自己“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故事:买了一箱淀粉肠,还没卖就被自己吃光了;买了一大堆琉璃珠子串手串想摆摊卖,结果自己“一手戴俩天天换”;认为春天卖风筝是个商机,谁料还没摆摊自己先玩上了……在这里,摆摊又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纾解着初入社会的水土不服。

小芮在家准备好的蝴蝶翅膀气球(受访者供图)

摆摊≠摆烂,探寻人生的更多可能

  “摆摊可以赚到钱,但还是要自己努力。”在1998年出生的果子看来,年轻人摆地摊,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逃避。

  在机关单位工作的果子,有着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早在防疫政策调整之初,果子就萌生了“找个副业干干”的想法。说干就干,边学边干。在朋友的支持下,从不做美甲的果子做起了自制穿戴甲生意。“做美甲又贵又费时间,卖穿戴甲还挺方便的,年轻女孩都爱买,我觉得这是一个商机。”

  从最初只是为了将业余时间利用起来做一个副业,增加一点收入,到如今,面对阴差阳错搭建起来的超过700人的“摆地摊社群”,果子在用心经营社群的同时,开始思考事业的下一步。“我计划转型自己做货源,比如雇人做穿戴甲,为其他有意向的摊主供货。”

  迈出了第一步,这些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窥见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从前的生活就是个四方小格子,面对固定的人,感觉自己和社会脱节了,我想换种生活,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小羊计划,好好利用三、五个月的职场过渡期,探寻自己不了解的生活方式,重新整顿再出发。如今的小羊对扭扭棒技术兴致正浓,虽然每日摆摊结束回家“感觉肩膀上站着两个人”,但她仍然为成功制作出一款新品花束兴奋不已,将“成为手作大神”列入近期目标清单。

  初次摆摊不算成功的小芮正在利用专业知识对失败“复盘”。“最初把小朋友当作意向客户的策略或许有误,据我观察小朋友更喜欢能飘起来的氢气球,反而是年轻人对蝴蝶翅膀感兴趣。”小芮计划,下个周末去音乐节摆摊,把剩余的蝴蝶翅膀卖给年轻人试试。

  有人说年轻人的地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另一面,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消解着现实世界的挫败感。“天越来越暖和了,马上要到摆摊的黄金期了。”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年轻的希望正在玉兰飘香的夜晚涌动着。